用户 | 搜书

明末之席卷天下全集最新列表-金刀老炎-全文免费阅读

时间:2017-11-07 11:49 /战争小说 / 编辑:里克
主角是后金,明军,丁毅的小说叫《明末之席卷天下》,它的作者是金刀老炎倾心创作的一本赚钱、都市情缘、历史军事类小说,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,文笔极佳,实力推荐。小说精彩段落试读:以谦制约东江镇发展的最大问题,一是人环二是粮...

明末之席卷天下

推荐指数:10分

主角名称:丁毅明军后金

阅读指数:10分

《明末之席卷天下》在线阅读

《明末之席卷天下》第472节

制约东江镇发展的最大问题,一是人二是粮食,现在丁大人全解决了。

说句难听的,就算没有朝廷供给,他们如今也不怕。

崇祯和朝里的大臣们现在就认为,只要和当年袁崇焕断东江粮一样,断个一两年,东江镇就要老老实实了。

其实这产量对丁毅来说很不意,正常来说,一亩良田一年要产2-2.5石才算格,最好的能产3石。

他近40万亩田,全年最少要产120万石,现在才55万石,一半都没有,今年算是损失惨重。

这也算他很重视囤田了,换成明朝其他省市,搞不好绝收都有可能。

要不然当年福建沿海的人,也不会大量移民到大员。

像大员那边,现在一亩地年产量最高有三石甚至四石,所以荷兰人收当地的地租,最差的田一亩都要收到一石。

另外济州岛的产量比较高,能达到三石,可以东江镇这几年的产量来看,一亩能稳定在年产2石左右,就算成功。

东江镇共有步兵1营、3营、12营、16营、7营、8营、19营、21营、23营,师1,2、3营,骑兵1营,共计43000人。

全军粮饷加所有人的粮工资,每个月的消耗都是巨大的。

好在丁毅现在的贸易路线基本很稳,本朝鲜加大员一条线上来回跑,又卖又卖铳,再加上盐利等,一年稳定收入已经突破200万两,丁毅的财政衙俐还不算大。

但如果郑芝龙封锁海面之,这子怕就不好过了。

可以这么说,以能制约丁毅发展的是银子和资源,现在能制约丁毅发展的是地盘和人

但这次的会议上,丁毅对财政和工匠,资源等都是一笔带过,不再把重要数据报出来,主要是要讲人,形和部队。

眼下整个东江镇有多少工匠,工人,多少收入,开支,囤结多少资源,能产多少铳都只有少数几个人知,不再每次的会议上通报。

阮文龙简单说完,整个会上的人都是信心瞒瞒,有人立马吵着要增兵。

因为东江特殊的地理环境,还有这个世代能活下来的青壮居多,所以他们精壮有15万,的确可以再增一波兵。

丁毅饵刀,今天9月份到明年9月份这一年的目标有两个。

第一是继续建城堡,加强防守。

丁毅现在囤田不少,人也多,要保护人和囤田,只能建堡。

从今年开始,主建云城,金骨城,再加六个小堡。

小堡主要在东线的黄骨岛堡沿海线上,和皮岛与铁山边上一线。

铁山接近义州。

而义州和铁山一线,是很好的良田区,铁山以南有丁毅的囤田,所以一定要把铁山以南守好。

这些堡都要建在容易走大股兵马或兵的地方,地点由建设司全部选好。

这些地方盖好堡金连零星的派兵马复州都有点难,大什么更不可能过来,除非先把这些堡打掉。

这两个城和六个堡建好,加上丁毅的防守功夫,他的地盘绝对是固若金汤,丁毅可以放心经营其他方面。

第二个目标就是把人提到50万。

这个目标也不难,主要看明朝国内,朝廷有没有人管。

眼下登州那边,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灾民往那边来,只要丁毅宣传司的引流做的好,明朝其他地方官不管,应该是没有问题的。

而且今年情报司主要是往外发展,把宣传引流带到其他省,将来灾民来的只会更多。

接着丁毅说了重头戏,也是大伙最关心的增兵和机构调整。

随着东江镇人和地盘的扩大,还有战略需,丁毅决定重新调结构,重组部队。

这次调整也是历次调整中最大的一次。

东江镇将成立勤部,兵备部,商业财务部,学部,医学部,宣传情报部七个部,训练司不

第一句说出来,场中诸人神各异。

丁毅不打量着诸人,有人恐怕已经联想到朝廷的六部尚书。

这等于是建立小朝

其实丁毅以也有分各部门,但都是司,这次突然部,难免有人会想到这方面。

但现场的表现来看,绝大部份人并没什么强烈的反应,好像很正常的事一样。

有人可能觉的不妥,但也没说什么。

勤司和建设司并为勤部。

杜如海为部,钟镇、陈有富为副部(因为杜如海主要在登州,钟镇主要在济州,所以东江这边目有陈有富负责。)

勤部主要的任务还是囤田,囤结粮草,建设各堡,东江镇猪、牛、羊等的养殖等等。

兵备部由李忠义任部,周大虎、李织为副部,主要是兵器甲制作,船的制造,火药的的囤结,火铳和火的研究改等。

商业财务部由阮文龙为部,佛朗为副部,主要是东江镇各种卖场,酒楼设施的经营,盐田的管理,盐业销售,以及师海外的贸易,全镇饷银统计发放等。

学部由李氏为部,洪安书、谢正国为副部,负责全镇的学校建设和学。

医学部和学部在一个大院里,由赵理任部,张维书,刘承逸为副部,负责全镇各处医馆的管理建设,和军中医士备和培养。

丁毅军中打仗时,都会从他们部里抽随行医士。

宣传情报部其实是两个部门,但丁毅为了弱化情报司在大伙心中的注意,专门说成是一个。

是姚新汉,主要负责宣传工作,副部路超,杨永主要负责情报工作。

当然了,情报和宣传有时必须联在一起,像路超到其他地方发展人手和据点,还要和宣传部联,把灾民引流回来。

训练司不,高为民为司,杨小川为副司,主要负责军官学习和训练的双向培训。

各部新兵依然由各部自己训练。

所有兵士升军官,都要经过训练司两到三个月的集训,毕业,他们回去也有能训练新兵

了。

此时机构重组,第一次由李氏这个女人当部,现场居然也没什么反应。

主要在旅顺这几年,丁毅用女人用的非常多,各商场,城,医馆,到处都有女子,大伙好像也习惯了。

加上阮文燕之也经常出海做生意,所以除了略有点惊讶外,众人并没什么太大的反应。

接着就是增兵。

东江镇现有人四十多万,其中战兵4.3万(包括本的不包括登州和其他地方的),辅兵2万。

这次从辅兵中选一万多征为战兵,另从精壮中选一万多为辅兵。

辅兵和东江百姓的区别在于。

者每年有6个月的时间在训练,且大部份都是集中训练一两个月,而者每年只有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是训练,且大部份时间都是在农闲时组织。

所以东江镇兵员结构保持的很好,战兵基本全训,辅兵半训半农,农民每年也有两个月时间集训,全镇15万精壮,都能打铳,能拿拿盾。

一旦发全面大战,那怕直接从百姓中征为战兵,都可以用。

比如守城时,各城的囤田百姓都能用。

此次征兵,东江镇兵马终于突破到了六万。

各地驻将宜有部份调整,并成立新的师级单位。

一师师正张经负责旅顺、金州,北沟,复州四地的防御。(包括南关,望海堡,归堡,欢欠堡,复海堡,南信堡,永宁堡,黄骨岛堡,生岛和各小堡)还有在建的金骨城等。

下辖1营马跃部3000人,3营徐威部5000人,12营向怀来3000人,16营许必成5000人(会和尚可喜对换)。

张经自己的骑兵5000分成两营,一营三千骑,张经自己统领。

骑兵二营三千骑(增兵一千),袁有才统领(守新建北沟城),这样计兵马22000人。

另有旅顺内守备军曲海波部2000人,和丁毅两百兵,由丁毅直接指挥。

旅顺这边主要是堡比较多,囤田也主要在这边,还有生等岛,所有兵马共24000人。

其中有些军将都换了驻地,比如原马跃守南关的,和向怀来守生岛的互换。

这边目也是东江人最多的地方,囤田最多的地方。

大部份辅兵和精壮都在这边,金州,复州和北沟城各堡都有大量精壮,随时能转成战兵,加上堡多,这样防守起来,完全没有问题。

金真要打来,没有十几二十万的精锐,几乎不可能。

二师师正沈世魁负责皮岛一线的防御。(包括铁山堡,宣州和新在铁山堡宣州附近建的堡)。

下辖肖永秋7营3000人,何良武19营3000人,毛信8营3000人,陈有时21营3000人,本尚可喜2000人。

另新组35营何小车3000人。

这样沈世魁这边也有17000人,主要防守铁山皮岛一线。

另有皮岛守备军丁石头部2000人,由丁毅直接指挥,皮岛这边共有19000人。

说实话这边兵马有点多,因为金要来打过来,只有一个方向,从铁山一线,海面上是不可能的。

所以这边有五千人守铁山线,基本就稳当了。

丁毅放这么多人马,一是要分守各岛,二是往西可以支援旅顺,往东可以去本和朝鲜,而且旅顺已经没地方放这么多兵马了。

接着就是师这边。

师1营,营正阮思青,带十五艘船,1500人。

师2营,宋飞十五艘船1500人。

师3营,西劳经五十五艘船,3000人,一分为二留2000人三十艘船。

新组师4营,由沈志祥为师4营营正,率二十艘,1500师驻守济州岛。

新组师5营营正是许尔显,战船是去年刚造的三艘四百料海沧战船,和两艘千料福船,然又从其松江买了两艘千料福船,共七艘船,1000人。

这样五营师总共有7500人,师增兵2500,这也是丁毅为将来船越来越多而准备的师兵员。

(472 / 957)
明末之席卷天下

明末之席卷天下

作者:金刀老炎
类型:战争小说
完结:
时间:2017-11-07 11:49

大家正在读
相关内容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25 读鼎阁 All Rights Reserved.
[繁体中文]

联系通道:mail

当前日期: